找到相关内容307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家修行方法

    悉皆不受。  先所作罪,皆悉消灭,所杀冤命,彼蒙解脱,更无执对。  夜梦正直,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。  心常欢喜,颜色光泽、气力充盛,所作吉祥。  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、供养、礼拜,犹如敬佛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966281.html
  • 承德普宁寺与西藏桑耶寺历史渊源小考

    蒙古向敬佛,兴黄教,故寺之式,即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。”意思是说,蒙古族民众一向敬重佛,信奉黄教。所以修建了这座寺庙。是依西藏三摩耶庙为底样(即:意境上的模仿,佛教宇宙观曼荼罗)修建了普宁寺。寺内...乾隆皇帝修建普宁寺前派人赴藏,以西藏古刹桑耶寺(三摩耶庙)为蓝图修建普宁寺,表达了利用喇嘛教团结蒙藏民族的意愿。乾隆在普宁寺碑文中是这样记述的:“蒙古向敬佛,兴黄教,故寺之式,即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0867106.html
  • 南诏观音佛王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(1)

    寺八百,谓之兰若,小寺三千,谓之伽蓝,遍于云南境中,家知户到,皆以敬佛为首务。”到隆舜时(877—897),仍然造像修寺,境内“百姓家宁,时世太平,不动刀兵”。与《南诏野史》和《僰古通纪浅述》等文献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267188.html
  • 西夏的宗教法

    的佛教中心,如五台山、天水麦积山等,对于佛教在西夏的传播也起了积极影响。早在李德明时期,就曾派遣使者到五台山敬佛供僧,佛教在党项王族中已经盛行。到元昊时,更加快了推行佛教的步伐,史称元昊通晓“浮图学(...

    邵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371740.html
  • 满眼菩提树 心似满月明——解读马明博“菩提树下”系列作品

    :生命的喜悦  禅悟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?禅悟者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状态?在我尚未和马明博先生深入探讨之前,一切仿佛是朦胧的,是在处于不太自觉的状态下,而随着读经敬佛,渐渐深入了这个清洁恬静的精神世界...

    峻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73383.html
  • 翟氏先辈在敦煌修建功德窟

    角官帽,身穿圆领官服及一便装小儿的供养者共七身,或手捧供品或双手合十鱼贯而立,虔诚敬佛,其中第一生前墨书「亡父衙前正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翟讳信供养」;第二身旁墨书「亡兄敦煌处士翟温子一心供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178952.html
  • 莫高窟二二O窟壁画

    无硬角官帽,身穿圆领官服及一便装小儿的供养者共七身,或手捧供品或双手合十鱼贯而立,虔诚敬佛,其中第一生前墨书「亡父衙前正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翟讳信供养」;第二身旁墨书「亡兄敦煌处士翟温子一心...

    董玉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479062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者”。其中的“亲缘”是这样说明的:“众生起行,口常称佛,佛即闻之。身常礼敬佛,佛即见之。心常念佛,佛即知之。众生忆念佛者,佛亦忆念众生,彼此三业不相舍离,故名亲缘也。”(T37.268b)   法然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(1)

    此时众生见、戒俱邪,唯有苦行忍辱,以身布施,念地藏菩萨,尊敬一切众生如同敬佛。倡导十六种“无尽藏行”,劝人施舍钱粮由寺院库藏,用以布施、济贫、修缮寺宇等,称“无尽藏”。由于他的宗旨浅显易懂,修行非常方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579232.html
  • 融合与交流——敦煌莫高窟壁画等北朝佛教美术

    ,都是古代敬佛的庙堂(其中也有僧徒讲习诵经的道场)。有的洞窟在岩壁上位置较高,有的位置较低,高低上下可达四层。而以第二层最为密集。其间也有因山岩崩塌而无存。保存的从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代一直到十四世纪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4079507.html